央视网最近就黑龙江职业学院发生的“学姐查寝事件”发表了深刻评论。此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校园事件,更是暴露出了学生会职能异化、官僚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对此,央视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
一、事件背景
在2020年10月,黑龙江职业学院的学生会干部在执行查寝任务时,以命令式的态度要求学生服从管理,并且表现出过分强调层级和身份的行为,该行为被录制成视频后在网络传播,引发广泛争议。这段所谓的“黑社会式查寝”视频在2021年9月再次被网友翻出并引发舆论热议。央视网对此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并予以批评。
二、核心批评
1. 学生会职能异化
央视网指出,学生会的初心应该是服务学生,但部分学生会干部却将职位与个人的利益,如保研机会、奖学金等挂钩,导致学场变成了官场。这种将个人私心置于奉献精神之上的行为,滋生了特权思想,形成了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倾向。
2. 官僚化风气蔓延
从“查寝事件”中的“叫学姐”、“看清工牌”等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会中存在着层级化和等级化的不良文化。这种风气不仅与学联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你学生会的吧”这种讽刺的流行语也在校园内流传,反映了公众对学生干部“官威”的不满。
3. 学校管理责任缺失
央视网批评了部分高校对学生会的管理监督流于形式,放任了不良风气的滋长。为了重塑学生会形象,全国学联已经要求学校团委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开展“去油”行动。
三、解决路径
为了改善学生会现状,我们需要:
1. 重构评价体系
打破学生会职务与评优评奖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公平合理的选拔和激励机制,引导学生会回归服务学生的本质。
2. 强化榜样示范
学生干部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践行“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的理念,杜绝特权思维。
3. 完善制度监管
学校需要明确学生会的权责边界,对出现的官僚化苗头及时纠正,避免不良作风形成恶性循环。
四、后续影响
事件曝光后,黑龙江职业学院对涉事的学生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该事件衍生出大量网络模仿和二次创作,进一步引发了关于高校学生组织改革的讨论。央视网呼吁,应以该事件为鉴,推动全国高校学生会进行系统性整顿,重新树立学生组织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治,让高校成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