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5年版)》的颁布,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研究旨在契合课标要求,为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视角。本研究意在填补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创新领域的空白,解决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学生阅读碎片化、课堂参与度低等,形成可推广的实践案例,助力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构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新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 研究内容:
(1)现状调查:分析当前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
(2)核心概念界定:明确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界定;
(3)实施路径设计:设计创新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1.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开展研究。
2. 实施措施:
(1)建立由高校专家、一线语文教师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协同研究团队;
(2)开发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包括案例集、微课视频等;
(3)建设实验校,设立对照校,开展双轨研究。
四、研究步骤与计划
1. 准备阶段(2025.03-06):完成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开发研究工具,遴选实验校。
2. 实施阶段(2025.07-12):开展行动研究,实施创新教学模式,采集数据,进行中期评估。
3. 总结阶段(2026.01-03):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验收。
五、预期成果
1. 理论成果: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形成《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施指南》。
2. 实践成果:开发系列教学案例视频,建立区域资源共享平台,推广创新教学模式。
六、参考文献(示例)
1. 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25)[Z].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5.
2. 李红.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语文教育研究, 2025(5): 60-65.
3. 王刚. 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
及其他相关文献。此外需注意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创新点的具体体现。同时为了明确成员职责与进度要求还需制定《课题研究任务分工表》。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初中语文教育改革贡献新的视角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