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气候依旧早晚凉爽,但秋老虎的肆虐仍让人易感倦怠、乏力。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此时正是进补的绝佳时机。进补之道并非乱补一气,而是需遵循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在进补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七忌。
一忌无病乱补。盲目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导致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则易引发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从而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进补不能跟风,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
二忌虚实不分。保健养生与治病不同,但同样需要区分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偏热者则手足心热。若不辨寒热而妄投药膳,就如同“火上加油”,适得其反。
三忌过量进补。任何补药过量都有害。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能引起腹胀、不思饮食等问题。维生素C过量则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适量进补至关重要。
四忌凡补必肉。虽然肉类是补品中的良剂,但不易消化吸收,对胃肠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负担较重。在进补过程中,不能忽视饮食清淡的重要性,素食同样不容忽视。
五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等都是进补的佳品。重视食物的选择与搭配,是进补的关键。
六忌重“进”轻“出”。在重视进补的也要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在进补的过程中,亦应保证排便的及时和通畅,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
七忌恒“补”不变。不能按照自己喜好,长期专服某一种补品。要根据自身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进补方案,不能一补到底。
立秋时节,正是为身体打下健康基础的好时机。遵循上述七忌,合理进补,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为身体注入活力,迎接美好的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