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养生的秘密武器。想要煲汤煲得妙,得看看营养专家是怎么做的。
在众多的汤类中,防感冒的“玉屏风散汤”堪称汤中之冠。这款汤的秘方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药学研究员杨龙飞。他告诉我们,用防风、黄芪、白术按1∶2∶2的比例,加入几颗大枣熬制而成的玉屏风散汤,竟然可以当作免疫球蛋白来服用。在初秋时节,适当多喝此汤,能有效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
喝汤也要讲究时机。感冒时,脾胃较弱,此时不宜喝油腻的温补汤,以免加重感冒。同样,妇女在例假前也应避免喝温补汤,以防经血过多。
说起补气,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人参这样的名贵药材。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养生康复系主任林殷提醒大家,并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放入汤中。人参等药材不宜当作普通食品来食用,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比之下,山药等温和的补气食物是更好的选择。
说到汤的营养价值,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食材的营养都溶在了汤里,只需喝汤就能获得营养。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晔指出,喝汤主要是为了品尝鲜味,真正的营养还是在肉里。她推荐了一种东北小鸡炖蘑菇的煲汤方法,既鲜美又不油腻,还能帮助菌类中脂溶性的营养素溶解出来。
我也曾经对汤的营养价值进行过实验,发现无论汤煮多久,食材里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还是留在食物里,只喝汤不吃肉,实际上补不了多少营养。喝汤吃肉同样重要。
煲汤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想要煲出一锅好汤,不仅要掌握技巧,还要了解食材的性质和营养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煲出既美味又养生的汤来。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让你在煲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