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学制药配方,廉价中药材混搭成“神药”
一位坐拥五家公司经营权的男子,通过网上自学,将廉价中药材混搭,创造出一系列声称能降血糖、降血压的“纯中药保健品”。他的故事听起来似乎是个创业传奇,但背后却隐藏着制假售假的真相。
这位名叫吉志达的男子,并非医学背景出身,却凭借着自己的“独特技能”,涉足药品生产领域。从2007年起,他利用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的批准许可,开设了自己的五家公司。他将从农副品、中药品市场购得的常规中药材研磨成粉,然后添加网购的西药成分,如格列本脲、盐酸苯乙双胍等,制成了所谓的“中药制品”。
吉志达并非单打独斗,他的营销团队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研发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员把关。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客户,发展经销商,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这些号称5-7天见效的“纯中药制剂”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这些所谓的“神药”实际上却暗藏玄机。据办案检察官介绍,这些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西药成分,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视物不清、低血糖、肾病,甚至死亡。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药品更是危险。
吉志达的这一行为已经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已对其提起公诉。这一事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药材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以免上当受骗,危害自己的健康。
回首吉志达的创业路,他曾做过日化品销售、在广告公司打工、卖过医疗器械,甚至还自制过药品。他的经历充分显示了一个词——自学成才。他选择的道路却是违法的,为了牟取暴利,不惜牺牲他人的健康。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是对生命的漠视。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自学已经成为许多人提升自己的途径。某些领域的技术和知识并不是简单的自学就能掌握。药品生产是一个高度专业的领域,需要严格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吉志达的行为是对药品生产行业的严重干扰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保健品、药品时,一定要查看产品的成分、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吉志达的案例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在追求自我提升和创业的必须遵守法律,尊重生命,不能为了利益而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