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那悲壮的45万壮士被坑杀的历史,若非有符救赵的英雄事迹,赵国或许将成为首个被灭亡的大国。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杀神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而历史的长河中,另一位名将则在塞北雁门郡戍边,他的故事令人着迷。
李牧,这位长期与匈奴战斗的英雄,深知匈奴的实力。在他的治下,赵军看似毫无动静,将士们享受美食佳酿,而那句“敢有妄议出征者斩”如同冰冷的利刃。匈奴在关外咬牙切齿,却束手无策,赵国边境多年安然无恙。
赵王不耐久战,渴望展现实力。他无法容忍李牧的坚守不出,认为这与当年灵王与匈奴交战形成鲜明对比。终于,李牧被调离岗位。新任将军上任后,勇猛却缺乏策略,与匈奴交战损失惨重。赵王后悔不已,再次邀请李牧出山。但李牧心生芥蒂,以病为由婉拒。赵王谦卑求才,李牧趁机提出条件:“若让我再次戍边,必须全权听从我的命令。”赵王应允,李牧重掌兵权,继续坚守不出,让匈奴无隙可入。
几年后,李牧捕捉到战机,准备了一千多辆战车、一多匹战马,选拔十万善于骑射的士兵进行战斗训练。他故意放出牛羊,引诱匈奴来抢,然后派出小股部队假装败北。匈奴见有利可图,误以为李牧依旧胆怯,于是倾巢出动。李牧奇兵突袭,分兵两路包夹,将匈奴大军包围歼灭,主力尽墨。此战之后,匈奴十年未敢犯境。
李牧的这一战,开创了农耕民族击败游牧民族的先河。此后的名将,为了取胜不惜耗尽家底。而在赵国最羸弱的时候,李牧坚守边境,凭借自己的能力自给自足,彻底击败匈奴。这一切的成就,看似简单,却是实至名归。
公元前234年,大将桓齮进攻赵国,连下数城,邯郸告急。赵王急调李牧救援。李牧依然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桓齮无法攻下李牧,心生一计,企图引诱李牧救援再趁机进攻。然而李牧不为所动,反出奇兵攻下桓齮大营。此战之后,李牧跻身天下名将之列,被赵王封为“武安君”。
此后数年,李牧凭一己之力与秦国周旋。他治下的20万边防军,就是赵国的钢铁防线。尽管秦国发动了猛烈进攻,却始终无法突破李牧的防线。李牧将赵国灭亡的时间推迟了六年!然而历史的进程无法阻挡最终秦国派出了同样名列“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进攻赵国。面对这位强大的对手李牧迎来了人生中最强的挑战也是其最后一次战役。他凭借高超的军事智慧和坚定的意志与王翦对峙一年之久但最终还是因为奸臣陷害而被赵王设计杀害王翦趁机发动总攻一举拿下邯郸赵国灭亡与李牧的死仅仅相隔三个月这样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对于李牧这样的名将来说其命运无疑是非常悲凉的纵观其一生他从未在战场上失败过但却因小人的谗言而被自己的君主所害这或许是他最大的悲哀吧不仅是他与白起廉颇王翦等战国名将的命运都令人感叹他们或许在战场上威震四方但却难以避免命运的捉弄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