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马,生命的奇迹似乎每天都在上演。许多在医学上已被宣判死亡的肿瘤患者,如同朝圣者般汇聚于此。有的人在山坡上如狗般爬行,他们认为这样的方式能让内脏悬空,彼此抚摸间仿佛能从地气中汲取生命能量;有的人为了治疗癌症不惜尝试喝尿之法。在这里,巴马成为了许多身患“富贵病”患者的“救命稻草”。
巴马,这个隐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如黛群山中的瑶族自治县,虽为国家级贫困县,却以其世界闻名的长寿现象吸引着无数目光。每10万人中拥有30.98位百岁老人,这块神秘的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汹涌的人口移民潮。来自各地的病患们,将巴马视为生命的最后希望,他们坚信,只要喝这里的水,呼吸这里的空气,食用这里的饮食,就能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甚至获得长寿。这种疗法和养生方式被称为“巴马疗法”。
仅仅因为移居长寿之地,就能治疗绝症并获得健康吗?并非如此。经过无数生物医学研究和世界各地长寿现象的调查,我们发现,健康和长寿的秘诀在于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而非生活在长寿之地。
世界公认的五大长寿之地包括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中国新疆的南疆和广西的巴马。这些地方的饮食各不相同,饮用水也未必含有多种营养及抗癌抗病因子。人们的长寿、不患癌或少患癌却是共同的。这是因为,除了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这些地方的人们还过着合理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无忧无虑或欲望较低、长年的体力劳动和遗传因素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因素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现代人却很难做到。以合理的饮食起居为例,主要包括不吸烟、不喝酒、不挑食、饮食多样化、不熬夜、起居有规律等。只要遵守这些简单的规则,即便生活在自然地理条件不好的地方,也可能远离疾病,轻松获得长寿。
以巴马为例,当地人清淡朴素、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是许多移居者难以模仿和实施的。在巴马的厨房里,除了油、盐、生抽,很难找到第四种佐料;一把野菜可以煮成一碗汤,一天三餐,顿顿玉米;每天上山下地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简单朴实的生活模式,是许多人心向往之却无法实现的。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生活的格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限酒。”无论身处何地,每个人都掌握着健康长寿的钥匙。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标准生活,摒弃不良习惯,即便不去巴马这样的长寿之乡,也有望延年益寿,治愈疾病。
在巴马当地人长寿的秘诀中,除了当地环境优越外,他们的主食以素食为主,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经常从事农活也是关键。即便是已经90多岁的老人,仍然坚持做一些农活,身体依然硬朗。对于城市人来说,想要长寿其实并不需要远行,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健康长寿的基础条件。并非去长寿村住一段时间就一定能治病和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