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项大型市民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非吸烟者最为快乐,而吸烟者的快乐程度则较低。针对这一发现,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陈肇始在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推动资深烟民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她认为,当前宣传的标语吸引力不足,而宣传后更快乐的概念或许能成为未来宣传的新方向。
这项港大公共卫生学院的“爱+人”计划研究,自2009年至2012年通过电话访问了本港4545名18岁以上的市民。研究发现,非吸烟者占到了85.8%,而吸烟者(包括每日吸烟和偶尔吸烟)仅占7.7%。还有6.5%的受访者已经成功六个月以上。这一研究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市民吸烟行为的宝贵信息。
在这项研究中,调查还访问了受访者的快乐程度,并以评分的方式进行量化。结果发现,者的平均快乐评分高于非吸烟者和吸烟者。更令人惊讶的是,研究指出吸烟者的烟量与快乐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这一发现已经排除了年龄、性别和运动量等因素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结果已经在医学期刊Addiction上发表。
港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王文炳表示,此次研究是本港首次证实成功后会更快乐。他认为这是因为者的健康和家庭生活有所改善。当前吸烟率逐渐下降,剩下的烟民是忠诚的烟民群体,他们的难度更大。传递后更快乐的信息可能更具吸引力,可以此推动他们。
陈肇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香港的吸烟研究多关注吸烟量和是否成功等方面,较少关注烟民的心理因素。她认同利用后更快乐的信息来推动是个好办法,但卫生署需要进行更详细的研究,例如追踪长期后的烟民快乐程度是否有所不同。下一步再推广这一理念。她认为,“吸烟危害健康”虽然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宣传应该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类型的烟民群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宣传。当局还需要检视其他控烟措施的可行性。她表示支持加大宣传的力度,并在国际层面上努力推动更多的控烟措施的实施和推广宣传的同时密切关注世界市场形势并加强警示标语等措施的实施效果以便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健康利益同时推动控制工作的进展并倡导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这也是我们作为公共卫生机构的重要责任之一同时对于需要扩大烟包警告标语或扩大禁烟区等问题陈肇始表示香港在控烟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当局会再次审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上月加烟税的措施已经促使更多的人寻求帮助东华三院综合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收到的求助数量明显增加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宣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荐阅读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关注控制领域的动态并呼吁更多人参与到这项有益健康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