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绝艺巨匠范宽:传世之作,千年赞誉
一、人物背景及简介
范宽,生于950年,逝于1032年,他是宋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字仲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在北宋前期崭露头角,成为与荆浩、李成齐名的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因其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称其为“宽”,遂以范宽自名。据史书记载,他的风仪峭古,进止疏野,且性嗜酒,落魄不拘世俗。
二、范宽的职业生涯与艺术风格
范宽师从荆浩、李成,却又能自出新意,独树一帜。他的构图继承了荆浩的“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传统。他的传世作品,据《宣和画谱》著录的有五十八件,如《溪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等。
范宽善画山水,重视写生,他常居山林之间,观察云烟景色的变化。他的作品大多气魄雄伟,境界浩渺。他的用笔雄浑而浑厚,笔力强大。他善用浓厚的墨韵,使得画面厚实而滋润。但晚年他的作品在用墨上过于浓厚,土石不分,虽然气势雄伟,但显得有些深暗。他的皴法被称为“雨点皴”,下笔均直,形如稻谷或芝麻。
三、范宽的影响与评价
自宋朝开始,范宽就是画家们学习和摹仿的对象。他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南宋的李唐,到马远、夏圭等人,再到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受到范宽的启发。著名书画家米芾称赞他的画作“显显如恒岱”,并认为他善画雪景是一大创造。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更是称赞范宽的画作为“真古今绝笔”。苏轼却认为范宽的作品“微有俗气”,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宋时已经享有的盛名。《宣和画谱》著录的宫廷收藏他的作品达58件。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之一。
四、作品欣赏: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
《雪山萧寺图》,一幅无款之作,曾被王铎旧题归于范宽名下。现今被定为宋佚名作品,属于范宽流派,但并非范宽真迹。画面展现的是白雪覆盖的群山深谷,山顶密林丛生,山涧布置了古刹、寒泉及行旅。画面气象雄浑,虽然皴笔不多,但依然显现了范宽的精湛技艺。画面上的天空以水墨渲染出阴翳的效果,整幅画作透露出一种澄澈和清明的氛围。其构思巧妙,充满了北宋山水画的时代气息。王啸云曾作诗赞美此图。
此图是一幅雪景寒林图,以绢本制作,水墨绘制,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原属圆明园的收藏,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这幅画描绘了群峰屏立、山势高耸的壮观景象,深谷寒柯间掩映着萧寺,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迂回而下。真实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画家以浓重的笔墨和润泽的皱擦,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此图历来受到广泛重视,被认为是范宽画派的重要作品。尽管关于此图是否为范宽真迹存在争议,但其艺术价值被大家公认。
该图以三拼绢大立幅形式描绘了北方冬日雪后山林的气象。画上群山重重壁立,气势苍茫,深谷危径间点缀着枯木寒柯和隐现的寺观。全画布局严谨有序,笔墨质朴厚重。画家采用“抢笔”笔法,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使画面浑厚滋润。尽管对于此图是否为范宽真笔存在争议,但它被认为是北宋范氏流派中的杰作。
与此《临流独坐图》是范宽的另一巨制,表现了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景象。画中深郁的山坳间云雾弥漫,更加强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范宽在创作此图时,常常端坐观察自然景观,从中寻求绘画的灵感。此图描绘了一高士寂然端坐在山石之上,伴随着秋水的汩汩之音。正如宋代诗人何权的诗所描绘的那样,画中人物形貌高大,体型瘦削,风仪峭古,超拔脱尘。
《秋林飞瀑图》也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佳作,旧传为范宽所作。此图展现了秋天的山林景色和壮观的瀑布,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范宽在早期学习绘画时,取法于荆浩、李成,后来通过移居山中并对着真实景象创意构图,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图绘秋山栈道瀑布流泉,一幅宏伟而细腻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远处的岩关列岫在雾气中隐约可见,磅礴的气势与宜人的景色相互交融,仿佛让人置身于自然之中。这幅杰作被著录于《石渠宝芨三编》,是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让我们欣赏明人画的范宽山水,画作尺寸181.9×76.1厘米,现藏于弗利尔美术馆。画中融合了范宽的山水画技法,展现出了优美的自然景观。我们还能感受到宋人佚名仿范宽山水的风格,被美国大都会艺术馆藏品所收录。
范宽的雪山系列作品也是其艺术生涯中的佳作。其中,《雪山楼閣图》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踏雪寻梅图》更是明代画作中的瑰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张伯英曾误题此画,但其艺术价值依然不容忽视。
感谢各位观看,阳阳说画致力于呈现精美画卷给您。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绘画艺术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处留言。欢迎收藏和转发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的魅力。
不得不提的是北宋画家范宽的绘画作品。他的书画艺术在北宋时期就已经享有盛誉,其画作以自然、生动、细腻著称,展现出了自然风景的壮美与神韵。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为我们展现了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
敬请关注“阳阳说画”,让我们一起绘画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