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而令人恐惧的疾病——癌症面前,人类正在寻求新的认知与突破。癌症,这一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恶魔,其形象正在被逐渐解构并重新定义。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对癌症的理解也在深化,大多数癌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和不可治愈。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7月30日的报道揭示了一个重大转变: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正在寻求对“癌症”这一术语的新定义。癌症不再仅仅被定义为一种单一的、笼统的疾病,而是被重新理解为一种由无限制繁殖的细胞引发的病理过程,这些细胞逐渐侵入身体各部位,并最终消耗患者的营养物质。
《纽约时报》的评论指出,并非所有类型的癌症或肿瘤都是致命的。有些癌症是恶性的,会危及患者生命,但同样有许多癌症并不如此严重。许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常常陷入恐慌,倾向于接受高强度的治疗,而忽视了身体自身的恢复能力。专家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过度的恐惧和焦虑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状。
哈罗德·瓦摩斯,这位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得主、现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主任,为我们描绘了癌症认知的变化。他解释说,与20年前相比,人们对癌症的态度已经明显更加理性冷静。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现在能够更好地诊断并治疗癌症。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努力。瓦摩斯提到,许多检测出的肿瘤并不全是恶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有生命危险。他指出,重新定义“癌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减轻对癌症的恐惧,但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忽视治疗,从而加重病情。
许多医生认为,部分诊断出的肿瘤如乳腺癌(导管癌)并不应被笼统地称为“癌症”,而应更精确地定义为“上皮增生性病变”(IDLE)。他们相信,改变诊断语言可以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更愿意接受合理而非高强度的治疗。
学者们纷纷呼吁,我们需要一个更准确的癌症定义,一个适应21世纪的定义,而非19世纪的陈旧定义。对于部分研究者来说,重新定义“癌症”需要考虑五个关键点:认识到过度诊断的普遍性、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仅在必要时告知患者确诊结果、研究新的方法来确诊和控制轻微病症以及扩大预防、治疗和控制的策略。
也有专家持反对意见,认为重新定义“癌症”可能会拖延很长时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已经开始讨论并考虑更改“恶性肿瘤”的定义和治疗方法。大部分科学家和医学家都认为改善与患者的沟通是必要的,而更改定义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无论如何,这场关于癌症定义的讨论仍在继续深化中。我们期待着更加精准、更加人性化的医疗实践,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和推动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