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死者尸体的威胁与防范
在人类的恐惧名单中,埃博拉病毒无疑占据了重要位置。其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让许多人闻风丧胆。更令人震惊的是,处理埃博拉患者尸体的过程中,即便是专业人士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死者尸体在死后一周内仍具有传染性。这一发现凸显了安理和埋葬埃博拉患者尸体的极端重要性。
事实上,在西非埃博拉疫情扩散的诸多原因中,哀悼者在葬礼上与埃博拉死者尸体的直接接触被认为是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医学界对于埃博拉死者尸体的传染性能持续多长时间并不清楚。
最近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以感染埃博拉病毒后被实施安乐死的5只猴子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尸体进行了全面的检测。这些尸体被放置在模拟西非自然环境的装置中,研究人员定期检测它们的口、鼻、眼和皮肤等7种体表拭子样本,以及肝、脾、肺和肌肉等4种内脏及组织切片标本。
研究结果显示,埃博拉病毒在猴子死后7天的体表拭子样本中仍可检测到活性。而在内脏器官中,这种高致死性病毒甚至可存活长达3天。尽管猴子死后10周仍可在其尸体中检测到病毒RNA,但RNA作为一种遗传物质,本身并不具有传染性。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这一结果证实了埃博拉死者尸体在死后一段时间内仍有可能传染病毒,这一发现对于人类和动物都有重要意义,尤其可能适用于感染埃博拉的其他野生动物尸体,尤其是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埃博拉重灾区迄今已有9000多人死于这种疾病。疫情在连续数月有所缓解后最近半个月又小有反弹,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安理死者的尸体。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埃博拉患者尸体的处理,以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面对埃博拉的威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让我们共同携手,加强防范,为战胜疫情而努力。我们也应该关注相关研究进展,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