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重大组织出卖人体器官案件震惊社会。据透露,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肾脏买卖犯罪案件,涉案肾脏高达51枚。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我国民间器官买卖市场的巨大规模,也凸显了器官移植领域的深层次问题。
从寻找人员、联系肾脏买家,到承租医院和别墅进行手术摘肾,犯罪团伙严密组织了出卖人体器官的整个过程。器官严重短缺和暴利催生的需求促成了这一巨大市场的形成。实际上,仅2010年至2011年间,北京、河北邢台、江苏南京、山东德州、河南郑州等地就发生了数十起非法器官买卖案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器官移植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并加大对非法器官买卖的处罚力度。当前,中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器官的严重短缺,合法来源的器官更是稀缺。据报道,中国有近百万肾病患者依赖透析维持生命,但每年合法的肾移植手术却不足0例。大量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不幸离世。
目前,移植器官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脑死亡供体、有亲属关系的活体供体和心跳停止死亡的尸体。由于中国尚未确立法律意义上的脑死亡判定程序,以及公民对于脑死亡捐献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合法器官来源更加有限。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表示,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已启动由卫生部委托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主持的人体器官捐献和获取试点工作。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广DCD(捐献心脏死亡)方式获取器官。尽管有这样的努力,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的数量仍然不多。
除了器官来源问题,活体器官移植也备受关注。卫生部的态度一直非常慎重,严格限制活体器官移植的接受人群。尽管如此,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婴幼儿活体肝移植,专家表示希望卫生部能够放宽审查标准。这些手术对捐肝者的风险很小,对未来的生活影响也很小。由于繁琐的亲属证明材料,很多婴幼儿在等待肝移植过程中不幸离世。
在非法器官买卖中,医生的参与至关重要。在破获的非法器官移植案件中,对医生的惩罚力度并不大。一位专家表示,除了加大对非法器官买卖组织者的惩罚外,还应该加强对主刀医生的惩罚力度,以形成更大的威慑力。
这起案件揭示了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包括器官短缺、非法买卖、医生参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意识,共同推动人体器官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