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知道适量饮用葡萄酒对身体有益,一旦饮用到假冒的葡萄酒,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这些假葡萄酒使用的人工色素中含有偶氮苯类物质,已被证实可能诱发癌症。这种物质能够刺激生物细胞增殖,虽然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但长期摄入会在人体内累积,产生潜在的毒害作用。这一点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如今市场上,中低端葡萄酒因价格适中,深受普通消费者喜爱,而这也成为了制假者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些假酒的生产过程极不规范,极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其中,生物胺、赭曲霉素等的超标问题尤为突出,长期摄入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导致头痛、心律失常,甚至诱发癌症。
那么,如何辨别真假葡萄酒呢?欧盟葡萄酒学硕士、万德行首席品鉴师姚尚勇给出了以下建议。消费者应仔细查看酒标和背标。正规进口的葡萄酒都会有详细的中文标签,包括酒庄名称、年份、葡萄品种、酒精度、进口商等信息。通过识别条形码也能了解酒的产地。
除了关注标签,消费场所也是辨别真假酒的关键。高档餐厅、大商场、超市和葡萄酒专营店通常更有保障。而中小餐厅和小商店的酒则可能存在真假混杂的情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夜店,那里的假酒,尤其是勾兑假酒非常多。姚尚勇表示,夜店中的酒有九成以上可能是假的。
中国农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葡萄酒专业委员会主任马会勤副教授提醒消费者,不必过于迷信法国葡萄酒。在实惠的价格区间内,如200元以内,智利、南非等国家的葡萄酒也有非常好的品质。消费者可以尝试不同国家的葡萄酒,拓宽自己的品鉴视野。除了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也是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当人体摄入过量生物胺时,可能会引发头痛、恶心、心悸等过敏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在选择和饮用葡萄酒时,我们不仅要关注酒的品质和产地,还要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确保自己的健康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