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食用安全,是否等同于自杀?针对这一广为流传的误解,农业专家纷纷站出来澄清事实。
一篇引人关注的网络帖子及近期媒体报道,提及饲料猪大量使用激素、添加剂催肥催长,引发公众对猪肉食用安全的担忧。农业专家对此表示,这并非事实。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朱毅副教授指出,鸡的品种和饲养技术决定了其生长速度,不使用激素也可以达到快速出栏的效果。随着现代遗传技术的发展,一些鸡种自然生长迅速,这是正常现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杜立新教授也强调,人们对养殖速度提高的误解主要源于传统观念的不理解。现在的生猪养殖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通过品种改良、大规模养殖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猪的养殖周期已经大大缩短。
农业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任熊本海进一步解释了饲料在养殖中的作用。他强调,现代猪饲料主要通过能量和氨基酸的平衡来促进猪肉增长。饲料中还包含保健药品和国家允许的添加剂,这些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那么,是否存在添加激素等非法添加剂的情况呢?朱毅表示,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添加激素对鸡猪生长并无效果,而且可能增加鸡患心脏病腹水风险,养殖户没有使用激素的动力。熊本海也明确表示,激素只有摄入血液才有效,加在饲料里基本无效果。农业部已有严格规定禁止使用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数量、休药期等,各部门也在严格监测和抽检,只有在监测覆盖范围之外的农村小市场的猪肉里才可能存在激素。
对于其他添加剂如尿素、、高铜、砷等,农业专家也进行了解释。例如,高铜主要用在仔猪身上促进其生长,但当仔猪长到一定重量后,其功效就会消失。而砷现在被称为砷制剂,已被农业部明令禁止在养殖中使用。
农业专家否认“吃猪肉等于自杀”的说法,消费者不必对此恐慌。但在购买猪肉时,仍需注意分辨猪肉是否新鲜,以确保食品安全。让我们放心食用猪肉,享受美食的也保障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