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艾滋病感染现状,有数据估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存在约78万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其中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数量为34.6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男男性行为者中的感染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多个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和重庆等地出现了专注于男同性恋社区的艾滋病干预志愿者组织,它们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以重庆的彩虹工作组为例,该组织自2003年得到英国贝利·马丁基金会的资助以来,致力于对男性性接触者展开艾滋干预。其影响范围已覆盖超过10万人。类似地,陕西的“同康工作组”自2002年成立以来,积极为男男同性群体提供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咨询,以及法律、心理和情感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他们还免费提供安全套、抽取血样送检等服务,并在过去一年中累计干预了超过2.5万人次。
这些社会组织的活动地点多样,如位于一幢高层住宅楼内的陕西同康工作组,其约100平米的场地内分为咨询热线室、咨询检测室等。负责人安然透露,相比于医院,同性恋者更倾向于在这样的民间组织进行检测和咨询。这些“防艾力量”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方面,借助互联网络、电话热线等途径,通过社会网络吸引更多同性恋人群加入预防与治疗的队伍。
陕西省疾控中心防艾专家邢爱华表示,这些民间组织创造的平等、自由氛围是专业机构难以达到的。他们不仅为同性恋人群提供防治艾滋病的咨询和心理疏导,还努力消除歧视偏见,引导积极健康的同性恋生活文化。这些民间组织在运营方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和政策瓶颈。
安然提到的问题十分现实,这些民间组织在注册和接受海外公益性机构资助时面临诸多困难。他们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社会的宽容和肯定。在我国,不仅艾滋病患者受到歧视,连救助他们的人也会受到歧视。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这些抗艾滋的民间组织在抗击艾滋病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