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导致儿童药品的研发面临诸多挑战。专家指出,儿童药品的研制因为技术难度高、周期长、投入大,使得儿童药品总体上相对缺乏。在我国,还存在剂量规格不齐、适合儿童的剂型药品少等问题。
关于药品的总体缺乏和说明不够明确的问题。我国规定14岁以下为儿童,但这个年龄段内部又可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儿童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药物临床研究。由于儿童药品的临床研究难度较大,研发周期较长,投入成本较高,导致了儿童药品的总体缺乏。
我国儿童药品还面临剂量过大的问题。有些药品的规格过大,儿童使用不方便且容易造成浪费。比如某些针剂的规格是成人用药的标准,而儿童只能用其中的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无法再次使用。一些儿童药品的包装和剂量设置也不方便家长给孩子准确分药,这会对疗效造成一定的影响。
儿童药品的剂型缺乏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有一些儿童常见病用药的剂型,如口服溶液、干混悬剂、注射剂等,但与成人用药相比,儿童药的剂型仍然不够丰富,尤其是一些专用药品。有些治疗儿童心脏病的药物只有成人适用的片剂,而没有适合儿童的剂型,这给临床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药品说明书不够详细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临床应用中,常常会遇到诸如“儿童酌减”、“安全性尚未确定”等说明,这给医生的治疗和家长的用药带来了困惑和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在儿童药品的研发、审评、招标、医保等方面都没有给予足够的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投入儿童药品研制的动力不足。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建议从定价机制、医保制度、招标采购、税收制度、审评审批等多个方面出发,鼓励企业增加对儿童药物研发生产的投入,丰富儿童药品的种类和剂型,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也需要加强家长和医生的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