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科 >

暑湿易袭人 中医教你如何去湿气

  • 妇科
  • 2025-04-13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盛夏时节,气温升高,人们常常感到体力下降,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由于机体适应能力不强,更容易在这个时节增添新病或使旧疾复发。专家指出,这是因为暑热季节容易“伤气”与“挟湿”。对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中医药知识,以帮助人们度过炎炎夏日。

何为“暑必伤气”?在中医看来,暑热高亢张扬,易耗伤正气。夏季心火旺盛,两阳相合,更易导致津气耗损。天热时人们常感倦怠乏力、心烦口渴、少气懒言,动则汗流浃背。烈日下,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新陈代谢加快,热作用可能破坏细胞,导致蛋白分解。如果人体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消耗大而不平衡,就会导致体内的产热与散热失衡。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影响水盐代谢,使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失衡,免疫反应发生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在中医上称为“暑必伤气,生化失司”。具有清暑益气功效的食疗或进行“清补”,有助于扶助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老年人感冒的治疗,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发汗,遵守“扶正达邪”的原则,不要随意购买市场上的感冒药以免消耗正气。

那何为“暑必挟湿”呢?在夏季,天地之气相交,酷热当空,湿气上蒸,加之气温变化无常,暑湿最容易侵袭人体。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气温越高,空气中水蒸气越多,暑热越重。中医认为湿为重浊之邪,暑为熏蒸之气,暑湿内袭人体,会使脾胃运化受制。加之暑湿直接耗伤正气,困阻清阳气机,使人出现倦怠乏力、食欲减少、气短心悸等症状。特别是老弱、气阴不足、脾胃虚弱的人群以及久病体虚者,在夏季更需注意。不要贪吃寒凉食物以免遏留湿邪,反而导致病情加重。治疗暑热必须同时清化湿浊,不可顾此失彼。

了解“暑必伤气”与“暑必挟湿”的原理,采取适当的保健措施,是人们在盛夏季节保持健康的关键。更多关于湿气的保健知识,推荐大家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吧!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