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联合发出警报:全球脊髓灰质炎病毒活跃,我国加强防范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及国家旅游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强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防范,防止相关国家新近发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传入我国。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112例新的脊髓灰质炎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88例)、阿富汗(7例)、尼日利亚(4例)、赤道几内亚(5例)等多个国家。这一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为此发布了相关的国际旅行建议。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灰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人群是5岁以下的儿童。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对此进行了介绍。
刘兆秋强调,周边国家出现发病病例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因为只要有一个国家存在脊灰病毒的传播,所有国家的儿童都有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脊灰病毒可通过受感染的人口流动跨地区或跨境传播,并在未接受免疫接种的人群中迅速蔓延。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极少数感染者可能会因病毒侵袭神经系统而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供选择,一种为注射型,属于二类疫苗;另一种为口服糖丸,属于一类疫苗。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共同防范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让我们携手努力,保护我们的孩子,保护我们的社区,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我们也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地防范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