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刚刚休息一天的月嫂李大姐就接到了来自一位“新手妈妈”的急切“求助电话”。这位年轻的“80后”妈妈正处于新生活的迷茫与焦虑之中。如今,“80后”的年轻妈妈们普遍存在一种脆弱的心理状态,时常因家庭琐事或是服务人员的沟通问题而产生争执。专业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产后抑郁比例高达30%。
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婴幼部与市医学会妇产分会等机构近日联合举办了一场针对“80后”准妈妈的讲座。许多参与讲座的“80后”准妈妈展现出了对生育和养育下一代过程中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忧生育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害怕生育带来的家庭负担过重,担心身体形态的改变,甚至忧虑产后会失去家庭的宠爱等负面情绪让她们陷入不安。
作为讲座的主讲人,临床心理学与心身医学教授李振涛对“80后”一代的生育高峰现象进行了深入。他们生长在“421”式的家庭结构下,祖父母一辈大多仍然健在,因此当一位“80后”怀孕时,往往会有十几位家人围绕其转。这种过度的关注,实际上也给她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再加上这一代独生子女未曾经历过太多苦难,怀孕期间的辛苦让她们对周围人的态度格外敏感。而且,“80后”一代长期作为家庭中心,一旦孩子出生,注意力会立刻转移到新生儿身上,这让产妇很容易产生失落感。
天津市关工委婴幼部的调查数据显示,“80后”的年轻妈妈在孕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约为三成左右。她们倾向于将自身情绪的责任归咎于家人,而忽视了个人的责任承担。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李振涛教授建议产妇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产妇自身要保持心情舒畅,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变化。而家庭成员则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当孕妇出现抑郁症状时,家人要给予最大的关心与体贴。尤其是丈夫,更应该多陪伴妻子,共同度过这段脆弱的时期。共同的理解与支持,将有助于“80后”的年轻妈妈们更好地面对生育带来的挑战,迎接新生活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