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众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医院体检。儿科主任发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学龄前还是学龄期的孩子,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
许多家长注意到,孩子们经常嚷嚷着腿疼,晚上甚至出现腿脚疼痛和抽筋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可能缺钙。经过医院的抽血化验,问题的真正原因被揭示出来——维生素D缺乏。
邵医生对此并未感到意外,因为这一发现与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省儿保发育行为科的竺智伟医生曾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她对浙江省7000多名孩子的维生素D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青春期的孩子几乎普遍存在这一问题。
那么,为什么孩子们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呢?竺医生指出,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晒太阳的机会太少。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但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特定的紫外线波长——296至310纳米,这主要存在于正午的阳光中。
一年中的好阳光大多出现在夏季,而这时家长们往往不会让孩子在中午时分去晒太阳。这使得孩子们很难通过阳光自身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来源有限,只有深海鱼、母乳、蛋黄等少量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要达到推荐的摄入量,孩子们需要吃大量的食物,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有些妈妈会问,奶粉中也添加了维生素D,还需要额外补充吗?竺医生表示,以孩子们的胃口和喝奶量,即使奶粉中添加了维生素D,仍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2周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都建议额外补充维生素D。不仅如此,青少年也是形成一生峰值骨量的关键期,小时候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直接影响成年后的骨健康。因此医生和专家建议,不仅是孩子,甚至是成年人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并加强锻炼以增强抵抗力。现在的学习压力大、环境担忧等因素导致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补充维生素D显得尤为关键。为了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