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性血液诊断技术:无需开胸活检,验血即可诊断两种肺疾病
昔日,对于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和淋巴管肌瘤病(LAM)这两种弥漫性肺疾病的确诊,常常需要经历创伤性的开胸活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徐凯峰教授团队近期推出的革新性血液诊断技术,改变了这一局面。
这项新技术无需开胸或支气管镜下的肺活检,仅通过简单的验血即可对PAP和LAM进行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长期以来,这两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缺乏简便可靠的血液诊断方法。过去,病理检查是唯一的确诊方式,但创伤性的肺活检手段不仅费用高昂,而且风险较大,令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徐凯峰教授团队历经近十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更为方便、安全的检验方式。
通过对大量患者标本的研究,课题组发现,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的GM-CSF自身抗体(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的含量,对特发性PAP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接近100%。课题组自制的GM-CSF自身抗体诊断试剂盒用于血液诊断,使超过90%的PAP患者无需经历支气管镜或开胸肺活检即可确诊。
不仅如此,课题组还利用血清VEGF-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指标对LAM进行诊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6%和100%。这一发现为超过300例次的LAM或疑似LAM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更值得一提的是,VEGF-D在血液中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度相关,这一特点使得医生不仅可以简化诊断流程,还能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动态监测。
徐凯峰教授团队的这项成果简化了临床诊断流程,大幅降低了医疗费用,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广泛欢迎。这一创新技术已在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并且北京协和医院已经开始接受其他单位送检标本。这种安全、易用、准确的检测方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对于广大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意味着更为便捷、安全的诊断方式正在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