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一段历史长河中近八十年分裂时期的统称。在这混乱的时代背景下,“五代”与“十国”交替崛起,共同演绎着历史的悲欢离合。其中,“五代”以朱、李、石、刘、郭的顺序流传,而“十国”则包括南唐、南汉等众多割据政权。尽管五代被视为中原的正统王朝,但十国并未被纳入正统之列。
其中之一的朝代,以其杰出的领袖郭威及其继任者的贤明与勇武,为之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显德七年(公元960年),他们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标志着五代时期的结束。北宋接管版图后,面临北方强族与南方割据的复杂局面。赵匡胤及其兄弟二人凭借高超的战略眼光,逐一消灭各方割据势力。
国史君曾讲到,赵匡胤采取“先北后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他首先在北方边境部署重兵,防御契丹和北汉,随后以荆湖为突破口,挥兵南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趁武平内乱之际,赵匡胤迅速出兵,占领湖南境。此后,他又在长兴五年(公元934年)攻打后蜀,灭其仅用了短短66天时间。平定后蜀的起义却经历了数年之久。
随着后蜀的灭亡,南唐、吴越等政权纷纷臣服。唯独南汉最为倔强。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宋军南下攻打南汉,南汉后主刘鋹本想逃往海外,却遭遇船被偷的尴尬局面,最终只得投降。南唐虽然已臣服于北宋,但仍暗中准备抵抗。赵匡胤随即出兵,攻破江宁,南唐后主李煜投降。正当赵匡胤雄心壮志之时,他突然驾崩,弟弟赵光义即位。赵光义急于证明其皇位的合法性,于是强迫吴越、漳泉等割据政权归降。此时南方基本平定后,赵光义开始向北方进军。北汉依仗契丹势力,虽然是小国却十分顽强。周世宗柴荣与宋太祖赵匡胤都曾北伐却失败。最终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派大将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并消灭之。至此,“十国”均已平定。这段历史虽然充满了战争与动荡但也孕育了无数英勇传奇的故事与人物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