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国疾控动态”上发布了一篇关于家庭健康饮食的文章,强调了婴幼儿期口味偏好的形成对于终生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并建议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养成清淡的口味。随着今年4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颁布,我国对于油、盐、糖等家庭调味品的摄入量给出了明确限定。
盐,作为中国人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摄入量更是备受关注。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博士指出,那些诱人的美食菜肴十有八九都是咸味很重的。大量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盐不仅会增加血压,还会损害身体免疫力。为了满足人体需求,在出汗不多的情况下,每天摄入3—5克盐即可。
如何在家中的烹饪过程中掌握好“盐”度,做到美味与健康兼得呢?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提出了九条家庭“控盐”建议,包括巧用限盐工具、少放高盐调味品、选用低钠盐、出锅前放盐、多用新鲜食材、阅读营养标签、注意隐形盐、冲洗高盐食物以及做好盐的总量控制等。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家庭在烹饪中合理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除了盐之外,我国家庭烹饪同样离不开食用油。据调查,我国居民人均日食用油摄入量远超推荐量。过多的油脂摄入可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家庭烹饪中的控油同样重要。广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文君建议,家庭烹饪应遵循“多样化、小包装、控总量、控油温”的用油原则。
为了达成“少盐少油控糖”的健康饮食目标,每个家庭都需要行动起来。除了关注烹饪过程中的用盐和用油量,还需要注意隐形盐和隐形油的摄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为终生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每个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健康的饮食风尚。
健康饮食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合理控制油、盐、糖等调味品的摄入量,遵循科学的膳食指南,我们可以享受到美味的保持身体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便面对高质量油,我们也不能每天大油量烹调。为了健康,我们需要控制每天的食用油总量。中国疾控中心建议,每餐使用控油壶或控油勺,确保每天每人食用油不超过20—30克,大约相当于2—3瓷勺的量。
我们还需要注意烹饪时的油温。过高的油温不仅会使食物失去营养,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应避免等到油冒烟才进行烹调。对于像特级初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营养但不适合高温烹调的油类,我们可以选择不粘锅或空气炸锅进行烹饪,这样即使少用油,也能做出美味菜肴。
中国疾控中心还推荐了家庭控油的小妙招。在烹饪时,我们应选择不吸油的食材,如木耳、芹菜等,并尽量避免油炸和油煎的食物。要减少动物油脂和加工零食的摄入,因为这些食品中往往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能量。日常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脂肪摄入量的10%以下,特别注意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2克。
除了控油,我们还需要注意“控糖”。糖是很多人的最爱,但过量摄入糖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中国疾控中心在解读“膳食指南”中的“控糖”建议时,强调了应减少添加糖的摄入,但并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营养专家们建议,要少吃加工过程中添加糖的食品,如饼干、冰激凌等,尽量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我们还要警惕甜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吃糖过多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增加患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我们需要控制每天的甜味食物摄入量,仅限于一款,如一杯酸奶、一碗银耳囊、一小份冰激凌。
对于家庭烹饪“控糖”,中国疾控中心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我们可以尝试用大蒜、八角和花椒等天然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在外就餐时,我们也要尽量少选含糖多的菜肴,并学会看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选择没有添加糖或添加糖位置靠后的食物。
控制油和糖的摄入量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如使用控油壶、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少吃甜食等,我们可以保护自己的健康。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禹建)
来源中国妇女报
本文为流产网撰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