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日:厦门聚集期刊评价领域领军人物
导报讯(记者 吴舒远 通讯员 罗旻敏)在美丽的生态花园城市厦门,一场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盛会于10月24日拉开帷幕。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和集美大学主办的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及出版机构的众多代表出席。会上,超过两百名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人文社会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的未来发展。
集美大学党委书记沈灿煌在致辞中强调,此次活动在集美大学举办,是对学校百年历史及发展的肯定与支持。他提到,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大学始终致力于学术研究与交流,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上,集美大学将围绕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实施更多创新项目,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新时代的新福建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咨询委主任委员张江在会上发表致辞,强调多元的世界需要公正的评价体制。他认为,期刊评价不仅要基于学术标准与追求,还需要在对比、对话与交流中不断前进。他提出两点希望:一是通过期刊评价推动中国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强有力的评价给予期刊发展强大动力,提升高质量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与信誉度。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详细介绍了评价院的工作概况,特别是期刊评价工作的重点。他强调评价院的工作职责是“制定标准、组织评价、检查监督、保证质量”,并指出要坚持研以致用原则,加强评价理论研究,优化评价方法,以实现国际上的中国评价声音。
会议的圆桌讨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与会嘉宾围绕“聚焦‘十四五’谋划新发展”、“学科发展与期刊评价”等四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其中不乏军事科学院的特聘首席专家、各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期刊界的领军人物。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见解,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此次会议不仅是学术的盛会,更是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与会嘉宾的发言涵盖了广泛的议题,从理论到实践应用,从期刊评价的合作到共享,展示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成果与发展趋势。这次会议无疑为未来的期刊评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指导,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日盛会上,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表彰了那些为学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咨询委员、学科主任委员、优秀学科专家委员以及学科助理们。这些精英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广阔天地中孜孜不倦,奉献才智,成为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此刻的荣誉,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
随着会旗交接仪式的庄重进行,我们迎来了第四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日暨期刊评价主任委员年会的接力棒。这次年会将于明年的金秋时节,在塞上江南——美丽的北方民族大学隆重举行。这里不仅是一片孕育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土地,也是汇聚智慧、激发灵感的舞台。
十月的第四个周六,将成为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一天,我们将共同见证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共同研讨学术前沿,共享智慧成果。北方民族大学的美丽校园,将张开怀抱,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嘉宾。这里,是思想的盛宴,是智慧的交融,是未来的展望。
在此,我们期待每一位与会者的光临,共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献上一份力量。让我们在明年10月23日相聚北方民族大学,共同见证这一令人振奋的时刻。本文虽告一段落,但流产网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