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价策略与市场定位重塑
正式发布售价为52.99万元的新车型,相比原先预定的81.49万元大幅下调近30万元。这一策略明确了该车型的全新市场定位:瞄准保时捷的竞争地位,科技上紧追特斯拉,豪华品质与BBA相媲美。最初,公司曾考虑定价接近特斯拉Model S Plaid版的水平,但在深入市场调研后,发现消费者预期的价格范围在60至70万元之间。公司决定调整策略,将售价定在50万出头,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坚守定价合理性
面对外界关于高价车型的质疑,雷军坚定地表示:“为何小米不能拥有这样的定价?”在这个国产精品崛起的新时代,消费者应当重新认识到中国制造的高端价值。该车型被明确定位在豪华市场,公司原本预期年销量达到1万辆即算成功。
三、市场反响热烈与销量预期调整
令人惊喜的是,新车在开放销售仅两小时后,订单数就超过了1万,远远超出了全年的销售目标。截至3月6日,SU7 Ultra上市仅11个月,累计销量已超32万辆,并已交付18万辆。目前,剩余订单需要排队等待半年之久。雷军坦言,成功来得如此迅猛出乎他们的预料。他们预计该车型将在超豪华市场中占据20%-30%的份额。
四、透明定价,赢得信任
为了回应公众对于价格透明度的关注,公司采取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证明其定价的公平性。领导层亲自购买同款车辆(并未享受任何员工折扣),以实际行动坚守“与用户同价”的原则。这不仅展示了公司对自家产品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对于品牌定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