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网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中国展现大国担当
初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中国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挑战。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艰巨的考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同心协力,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疫情蔓延至全球,中国积极对外开展援助,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表示,这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不分国界和种族。
二、疫情中的思考与启示
宋纯鹏认为,此次疫情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包括公共卫生管理、尊重生物多样性规则等。人类在面对“生物共生共存”的挑战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勇气。疫情中的主流价值观是理解、包容和互助,人们摒弃地域、种族和文化差异,以邻为亲的态度为需要援助的国家送去温暖。这启示我们青年人的培养需要重视思想格局的培养和拓展。
三、翟莹的故事与家国情怀的培养
河南大学美国校友会会长翟莹的抗疫故事和成长之路为青年人提供了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发时,她迅速成立支援祖国和家乡的募捐团队,发动校友和国际友人支援抗疫。她的故事展现了心有大爱、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宋纯鹏认为,这些精神与翟莹的求学之路和职场历练息息相关。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需要让他们学习历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并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国际视野与包容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宋纯鹏强调,国际合作日趋紧密的今天,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并尊重个性化的发展。他们也要有包容文化多样性的气度和胸怀,方能放眼全球,开阔国际眼界。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有益于世界文明的进步。不同肤色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大学生需要具备包容和理解的胸怀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这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将使他们在未来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全球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宋纯鹏认为,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更广泛地了解世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拓宽他们的国际眼界。为此,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放眼全球,吸收当今世界先进文化,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胸怀天下的气度。大学生应该具备包容、理性、宽容的心态,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宽容、善良、坚韧的民族。在这次疫情中,中国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向全世界分享了疫情防控经验,并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帮助。这种民族精神与大国担当的展现,更是让当代大学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时代责任。他们应该自觉承担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的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们更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他们可以通过走出国门,与国际青年加强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他们也应该学会批判性地吸收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锤炼自己的能力和本领。我们也要坚定信念,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栋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流产网在这里祝愿大家学业有成,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