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忽冷忽热,孕妇的血管不断收缩扩张,这样的变化容易诱发心脏病。尽管在孕妇中,心脏病的发病率高达10%,但许多孕妇并未意识到自己患有此病,忽视了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心脏病在孕妇身上的表现不容忽视。当孕妇出现心慌、憋气、无法平卧、四肢乏力等症状时,这可能是心衰的早期信号。这些症状的出现,随时可能危及母婴安全,因此孕妇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在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代谢机能旺盛,血液循环总量增加30%以上。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心脏承受着更大的负担。生产时,子宫的阵缩、产妇的努力、心跳的加速,以及胎儿出生后腹压的突然下降和胎盘血液循环的停止,都会使母体的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突然加重,更容易引发心力衰竭。
除此之外,心脏功能不全的孕妇还容易早产。由于产妇的缺氧,往往还会导致胎儿宫内窘迫。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母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新生儿中心脏畸形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增加。
从妊娠与心脏的相互关系来看,妊娠与生产无疑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负担。似乎心脏病患者并不适合怀孕。实际情况是,心脏病患者能否怀孕主要取决于其心脏功能。
如果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在一二级,那么怀孕的风险并不高。但对于三四级心功能的患者,原则上应该避免怀孕。如果已怀孕,应该在妊娠早期进行人工流产。对于三级心功能的患者,若坚持要留下孩子,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严密的监护,以确保母婴的安全。至于四级心功能的患者,绝对不应该怀孕,一旦发现怀孕,应立即终止妊娠。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命的奇迹,但在迎接这个奇迹之前,健康的母亲是关键。孕妇应在孕期注重身体检查,尤其是心脏功能的检查,确保自身健康,为新生命的到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