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描述舞蹈中的专业术语,比如“送胯”,以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跟随呢?
答:教授舞蹈给幼儿与成年人截然不同,需要使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来进行。模仿是关键,所以要求教师准确模仿动作,让孩子一看就懂。在模仿的过程中,结合生动的语言。对于“送胯”这样的术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来解释。比如用“把胯顶出来”、“胯部朝哪个方向移动”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或者用孩子们熟悉的游戏方式来引导他们理解,比如“小胯胯要去找朋友”等。总之要让孩子们明白具体动作和意思。
问:舞蹈教学中,对于教师的语言表述有哪些要求?
答:教师的语言表述在舞蹈教学中至关重要。要求语言精确,无论是讲解还是传授技巧,准确性是首要之点。语言需要生动,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降低舞蹈训练中的枯燥部分。教师的语言还要:1. 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啰嗦,保持孩子的兴趣。2. 亲切,避免过于严格和生涩的措辞,以免引发孩子的反感和叛逆。3. 示范重要,教师要全面展示动作,逐步简化,最终让孩子独立完成。
问:幼儿学习舞蹈基本功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幼儿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舞蹈训练中应注意保护孩子的骨骼、肌肉等身体部位的发展。不适合直接应用针对青少年的训练方法,但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坐姿、站姿柔软度的训练,如划小船、小元宝等游戏化的动作。应该通过正确的舞蹈姿势来训练幼儿,使他们在舞蹈表演中保持正确的姿态。每一个动作都应准确到位,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问:教授幼儿舞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答:教授幼儿舞蹈可采用以下方法:1)启发法:让幼儿自由想象,自我表现;2)示范法:教师完整或分解动作示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3)练习法:让幼儿亲自做动作,教师指导;4)分解组合法:将动作的关键部分、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分解再组合;5)观察模仿法:教师示范,幼儿跟随学习;6)游戏法: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舞蹈教学;7)个性化教学法:针对幼儿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8)结合语言提示、动态口令法等,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掌握和表达舞蹈内容。
问:如果遇到某些孩子不愿动、不爱说话的情况,如何提升他们对舞蹈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答:需要判断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对于普及性舞蹈,可以选择欢快的童谣,让孩子边唱边跳。对于小班孩子,应以韵律为主,以此激发孩子的兴趣。对于某些不愿学舞蹈的孩子,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也许他们对美术或运动更感兴趣,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趣味性的舞蹈游戏、竞赛等方式,来增强他们对舞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