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前准备与攻略
一、专家审稿前的准备
推荐审稿人筛选建议:
为确保论文质量得到专业评估,推荐选择两名与研究方向匹配的审稿专家。建议通过近期论文作者信息,如从单位官网查找,筛选与研究方向高度相关的专家。优先考虑近期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论文的专家,以提高审稿匹配度。

论文质量自查要点:
在提交前务必进行自查,避免逻辑矛盾、实验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导致初审被拒的低级错误。图表需清晰,并符合期刊的特定模板要求,使用原图、规范标注。
二、审稿流程及周期概述
初审阶段:
编辑部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核,大约需要1-2周时间。审核通过后,需缴纳审稿费,包括普通审稿和加急选项。按要求提交保密审查证明并调整初稿格式。
外审阶段:
外审周期约为1-2个月。专家可能提出两类意见:一是关于格式的意见,如引用格式、图表排版等;二是关于内容意见,需要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和实验数据回应。修改后的稿件应在1周内返回,以避免延误进度。
三、费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版面费说明:
非会员需支付约3200元的版面费,而CCF会员享有85折优惠。
与编辑部沟通注意事项:
如遇进度延迟,可通过电话催稿。但请注意编辑部的假期安排,避免在假期期间进行联系。警惕诈骗,只通过官方渠道(如期刊官网)提交材料。
四、成功率提升策略
为了提升论文的录用效率,以下几点建议值得注意:
选择匹配的研究方向:优先选择期刊关注的热点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
积极响应审稿意见:即使对审稿意见有所保留,也应逐条修改并给出合理解释。
严格遵守格式要求:使用期刊官方模板撰写,确保格式符合期刊要求,避免因格式问题导致的返工。
可以关注期刊的专题征稿机会,如“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智能态势感知”等专题,参与这些专题征稿可能提高中稿率。建议作者定期查看《计算机工程》的官网通知,以获取的审稿政策和征稿动态。通过遵循以上步骤和优化策略,作者可以显著提高论文的录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