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MEA手册核心框架(七步法详解)
一、策划与准备阶段
在明确分析范围时,我们着眼于五个核心要素:目的、时间、团队、任务以及工具(简称5T)。这一阶段,我们需确定项目的具体边界,并参考基准FMEA,如类似产品的历史分析,为接下来的分析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结构分析:从系统到组件
通过边界图或结构树进行系统分解(DFMEA)。这一过程涉及从系统层级逐步细化到子系统和组件设计。对于过程流程(PFMEA),我们则着重分析过程项,进一步细化为步骤和工作要素。
三、功能分析:描述与链接
借助功能树和参数图(P图),我们详细描绘并保障功能链从顶层如整车向下级的有效联接。这一步骤对于确保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
四、失效分析:建立失效链
在这一阶段,我们建立失效链,明确失效的影响(FE)、失效模式(FM)以及失效的起因(FC)。我们特别关注人机料法(4M)对过程失效的影响,为风险分析做充分准备。
五、风险分析:新版评分标准
我们采用新的评分标准,综合考虑严重度(S)、频度(O)和探测度(D),以更全面、更精细地评估风险。相较于传统的RPN值,我们采用措施优先级(AP)来确定改进的顺序和重点。
六、优化措施与评估
制定预防或探测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期限。我们重新评估措施后的风险等级,以确保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七、结果文件化:标准化报告的生成与共享
我们生成标准化的FMEA报告,并与供应链及管理层共享,确保信息的透明化和标准化。
二、DFMEA与PFMEA的差异
DFMEA主要关注产品功能与设计缺陷的分析,强调系统层级的联锁分析,并删除了特殊特性的标记。而PFMEA则聚焦于制造或装配过程中的风险,保留特殊特性,并新增了4M要素的分析。这两种FMEA类型在分析和关注点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是确保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重要工具。
三、实施关键要点概览
实施FMEA时,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需要设计、工艺、质量等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工具的支持也是关键,如边界图、P图、失效网图等辅助分析工具。FMEA应随设计或工艺的变更进行动态更新,确保持续的有效性。
四、行业应用案例分享
在橡胶密封件行业,通过PFMEA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成功解决尺寸偏差问题。在电子电气系统领域,FMEA-MSR(监视及系统响应分析)的应用保障了功能安全。这些实际案例展示了FMEA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效果。更多细节和操作模板,可查阅AIAG-VDA联合手册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