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的角色定位:以人为本的增效工具
周鸿祎指出,AI应当成为企业和的个人效率工具,助力员工提升能力而非直接取代工作岗位。例如,在360集团的实践中,他们推动的垂直大模型致力于解决行业具体问题,将通用模型转化为实用工具,既“通用”又“行业专用”。这种工具属性让AI成为人类工作的得力助手,而非替代者。
他进一步强调,AI与人类之间应是“永远共生”的关系。在短期内,AI可能会替代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但在长期看来,它将会释放人类的创造力,让我们得以转向更高价值的领域。正如交通工具缩短了物理距离,AI则旨在缩短认知距离,为人类带来更高效、更便捷的生活。
二、行业实践与发展趋势
周鸿祎提到了AI的垂直化发展,专有大模型如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场景问题,已经展现出提升效率的显著成果。例如湘雅医院的AI诊疗系统降低了误诊率78%,这并非证明AI的淘汰人力,而是证明了AI作为辅助工具的重要性。全球AI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创造大量新岗位,技术重塑将催生新的职业需求。掌握AI工具的员工将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三、面对争议与挑战
尽管周鸿祎对AI持有乐观态度,但科技行业的裁员现象仍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对此,他强调裁员并非由AI本身引起,而是与经济周期、企业战略调整等因素有关。他认为企业在面临经济波动时采取的裁员措施与AI技术的发展并无直接关联。
四、实施原则与未来展望
周鸿祎提出AI发展应遵循五大原则:安全、可信、可控、易用和普惠。这些原则确保了技术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类的需求。例如,360研发的小参数模型降低了应用门槛,推动了AI的普惠化进程。同时他坚信未来社会将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继续发展AI技术的同时应对其落地方式和社会政策进行协同配合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AI的优势实现人类与科技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