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震荡,跌幅显著
曾经炽手可热的学区房,如今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在深圳百花片区,曾被誉为“黄金地段”的某老牌学区房,单价竟然从巅峰时期的15万/㎡跌至7.5万/㎡,令人震惊的跌幅达到了50%。类似的情况也在八卦岭宿舍区上演,一间面积约30平的房源,价格从曾经的435万急转直下,如今只需135万,跌幅高达69%。
视线转向深圳的TOP10学区房,整体趋势同样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24年这些顶级学区房的均价同比下跌18%-35%。其中,深实验初中部学区的部分房源跌幅更是超过28%,让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就连传统意义上的豪宅市场,如陆家嘴,也出现了单价下跌的情况,部分依赖学位溢价的房源报价下跌5%-8%,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值重塑。
二、政策缰绳收紧,调控力度加码
市场的巨变背后,政策的调控功不可没。大学区制的试点,让传统的学区房概念受到冲击。罗湖、福田等地试点实施的“1套房对应5所学校”政策,以及南山、宝安加入的多校划片制度,都使得学区房的确定性降低。更令人震惊的是,摇号中签率竟然低至10%,这无疑给火热的学区房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学位锁定的政策也削弱了学区房的投资属性。同一房产在6年内仅限一次学位申请(小学),这意味着学区房的投资回报周期被拉长,投资风险加大。再加上教育均衡化的推动,教师轮岗制以及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实施,使得名校“本部”的价值被稀释,学区房的价值也重新被审视。
三、市场分化特征明显,抗跌性差异显著
在整体下跌的态势下,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品质较好的学区房跌幅相对较小,如御景台的房价虽有所下跌,但跌幅仅在10%以内。老旧小区的跌幅则普遍超过20%,甚至更高。
成交活跃度方面,一些低价片区如八卦岭等,反而出现了成交回升的情况。这表明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刚需购房者的需求依然旺盛。区域对比方面,福田深实验学区的跌幅最大,而龙岗星河时代花园则逆势上涨7.6%,显示出市场多元化的趋势。
展望未来,深圳学区房市场将继续经历价值重估。随着2025年政策显示租赁凭证办理时限等规定的继续收紧,预计学区房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投资客和购房者都需要更加审慎地看待这个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