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至早期的争议(2020年):在第三次公演中,张雨绮和张含韵等的表演中,话筒与声音效果的匹配度受到了质疑。观众注意到,部分表演中出现了口型与声音不符的延迟现象。而成团夜的演出更是普遍被指涉嫌假唱,就连专业歌手周深和阿云嘎的表演,也似乎受到了垫音的过度辅助,引发了广泛讨论。
近年来的热议(2025年):于文文在直播中爆料,节目存在预录修音的情况。她指出,唱跳表演中常常使用“沉默麦”,而观众实际听到的多是后期处理过的音频。这一爆料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调查。通过消音视频对比,部分表演的音画不同步问题被揭露无遗。
节目组的沉默态度:对于假唱的质疑,节目组并未直接回应。但背后的音乐制作人透露,为了追求“舞台上的完美效果”,多轨备音是常态。尽管部分观众认为综艺节目重在舞台表现力,对假唱表示理解,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认为假唱违背了音乐竞技的初衷,削弱了节目的真实性。
网友的激烈辩论:这一争议在网友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网友批评这种做法违背了音乐节目的真实原则,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参赛的姐姐们并非专业女团成员,为了舞台效果进行假唱无可厚非。
全开麦的尝试:在某一季节目中,尝试了对所有表演进行全开麦考核。这一尝试中,非专业歌手如叶童的唱功短板被暴露出来,而一些如宋妍霏的表现却令人惊艳。
其他节目的类似争议:类似关于修音的争议在《我是歌手》等其他综艺节目中也有先例。这些节目在处理真实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时也曾面临困境。假唱争议实际上是反映了综艺节目在追求舞台效果与保持真实之间的平衡难题。虽然技术手段如修音可以提升观赏性,但过度依赖可能会引发观众的信任危机。这也提醒我们,在综艺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真实性和观赏性的平衡。《浪姐》作为一个音乐竞赛类节目,更应该尊重音乐的本质和参赛者的真实表现,这样才能赢得观众的长期支持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