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面临着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重要阶段。以下几条建议,愿我们一同,以期更好地与孩子建立深厚的关系。
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每天留出那宝贵的15分钟时间,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打断他们的话语,不去评价他们的想法。回想自己高中时代的困惑与迷茫,我们可以分享类似的经历,比如:“爸爸当年也总被老师说上课走神......”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是关键,避免在孩子情绪烦躁时强行灌输道理。
明确底线规则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与孩子共同制定3到5条核心家规,如周末最晚应在晚上23点回家。事先与孩子们沟通清楚违反规则的后果,比如超时的话下周可能会被限制某些活动。执行这些规则时,我们的态度要温和但立场坚定。
激发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也不可或缺。为他们准备日程本,让他们学会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当他们独立完成某些事项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今天你自己定闹钟起床真的很棒!”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比如让他们自主决定自己的发型或服饰等。
善用第三方资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孩子。与孩子的班主任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在校的表现(同时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邀请孩子信任的长辈参与与孩子的沟通。如有需要,不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许多中学都提供免费服务,这或许是给孩子一个倾诉的好机会。
面对特殊问题,如孩子沉迷手机、早恋问题或学业焦虑等,我们应冷静处理。与孩子约定“无手机时段”,比如晚饭后的一小时全家断网。面对早恋问题,我们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分享经验而不是强行禁止。对于学业焦虑,我们应帮助他们分析试卷中的错题而不是仅仅指责分数。
关键提醒: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前额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可能缺乏自控能力。我们需要像教练一样耐心地给予他们训练和指导。建议准备一个“冷静瓶”,情绪激动时告诉孩子:“我们需要暂停一下冷静思考。”如果问题持续恶化,建议记录具体事件并寻求学校心理老师或专科医生的帮助。大多数叛逆行为会随着青春期的结束而自然缓解,而我们的稳定陪伴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让我们携手同行,为孩子指明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