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震这一突发性自然灾害袭来时,掌握正确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无疑会显著提高生存几率。下面为您详细地震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一、自救策略:
当地震发生,首先要保持冷静。寻找最近的安全空间躲避,比如室内结实、稳定的物体下,如墙角等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在此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避震姿势至关重要。趴下、蹲下或坐下,降低身体重心,保护头颈部,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闭眼以防异物伤害。若有湿毛巾在手,可以捂住口鼻防尘。
如果被埋压,应尽快清除口鼻附近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利用身边的砖石、木棍等支撑周围空间,预防余震造成的二次伤害。应保存体力,敲击管道或金属物发出求救信号。节约使用水和食物,必要时,尿液也可以解渴。在不同场所避震时,要点各异。在平房,可以迅速逃到门外;在楼房,切勿跳楼,应切断电闸煤气,暂避卫生间等小空间;在公共场所,应躲在坚固的桌椅下,避免慌乱拥挤。
二、互救方法:
互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先救近处的人,先救容易救的,先救轻伤者,先救生存者。在施救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施救。首先暴露被埋压者的头部,清除口鼻处的尘土。避免强拉硬拖,以防二次伤害。对于脊椎受伤者,应使用硬板担架进行搬运。
三、震后注意事项:
地震过后,首先要临时安置。尽快前往应急避难场所,保持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安全。做好防蚊防鼠措施。要注意健康防护,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及时处理伤口以防感染。通讯方面,尽量使用短信通知家人安全情况,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救援信息。
我们还可以借助手机设置地震预警功能提前预警。不同品牌的手机设置方法略有不同:华为/荣耀用户可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小米用户可打开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OPPO/一加用户可设置→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记住,震后20分钟内获救的存活率极高,平时应做好家庭应急准备,排查安全隐患,准备应急包并学习急救知识。
地震虽然是一场突发的自然灾害,但是我们通过掌握正确的自救与互救方法,可以在关键时刻显著提高生存几率。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提供宝贵的帮助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