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手父母,面对生病的小儿,喂药的问题往往令人头疼。但了解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并掌握正确的喂药技巧,这一难题便迎刃而解。
对于未满一岁的小宝宝,他们的胃容量有限,因此中药需浓煎至50至70毫升,每次仅喂10毫升,一天分多次喂食。由于此阶段的宝宝味觉反射尚未完全形成,可以将中药汤液倒入奶瓶,让他们自然地吸吮。对于体质较弱或吞咽动作不熟练的新生儿,使用鱼肝油滴管慢慢滴入药液更为稳妥。在喂药过程中,家长需耐心细致,注意宝宝的呼吸,避免药物误入气管。
而对于1至3岁的小儿,每天的中药量约为150毫升,每次喂30至40毫升,分次服用。这个阶段的宝宝对苦味特别敏感,可以适当加入白糖或冰糖等调味品来减轻苦味。喂药时,可将宝宝抱成半卧位,用塑料软管将药液挤入口腔。如果宝宝不肯吞下,可以轻轻捏其脸颊鼓励吞咽。同时要注意宝宝的吞咽速度,避免呛咳。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每天的中药量增至300至毫升,他们需要自己尝试吞咽更多的药液。此时应以耐心解释和鼓励为主,不要随意打骂,以免产生对抗情绪。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励来激励孩子服药后的良好表现,培养其良好的服药习惯。如果劝说无效,仍可采用前述的被动给药法。
必须强调的是,被动给药时,家长应避免采用捏鼻子硬灌或将药液与乳汁混合的方式。捏鼻子灌药容易使药物进入气管,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将药液与乳汁混合则可能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给孩子喂药的正确方法和耐心才是成功的关键。
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和技巧,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理特点进行喂药,是保障孩子健康的重要一环。希望每位家长都能轻松应对小儿喂药的挑战,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