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患纠纷频繁发生,事件不断,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和社会和谐。这些冲突中,患者不满诊疗效果导致的报复行凶成为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每当发生这样的悲剧,都会让救死扶伤的医生感到寒心,甚至出现了医护人员告诫子女不可从医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在昨日发布会上呼吁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就诊过程中应当遵从医嘱,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实际工作中,因为患者对诊疗效果的期望过高或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的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如“温岭杀医事件”,犯罪嫌疑人因对手术结果有异议而持刀闯入医院伤人。还有安庆医院伤医案,患者因不满治疗效果刺伤当班护士;丰县一患者因对治疗效果和医疗费用不满意,杀害门诊部医生;湖南衡阳杀医案,犯罪嫌疑人对女医生的治疗方案不满而采取手段报复。这些事件都反映出患者及家属在面对诊疗结果时的不理智行为。
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医生和患者之间是一种信任关系。医生尽其所能救治患者,但疾病的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等。患者及家属在面对诊疗结果时,应保持理性态度,换位思考,理解医生的努力和局限性。
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医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医疗差错或纠纷。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医生都是不负责任的。大多数医生都秉持着救死扶伤的信念,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在面对诊疗结果时,应该理性对待,避免冲动行为,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国家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和支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我们呼吁患者及家属也要理解医生的努力和压力,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毕竟,医生不是万能的神明,而是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普通人。让我们共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而努力,让医疗环境更加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