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言之旅:舌系带短的真相与误解
随着孩子的语言之旅的开启,一些家长可能会注意到孩子说话有些含混不清,舌头伸出时似乎有些困难。这时,一些家长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建议:“这是‘大舌头’,需要立刻去医院剪开舌系带,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口腔外科专家却持不同看法。
口腔医院的专家廖教授指出,孩子舌系带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至3岁之间,其中90%的孩子并不需要接受手术。家长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普遍表现出过度担忧。
廖教授强调,宝宝说话不清,不能都归咎于舌系带短。轻度甚至部分中度舌系带过短的孩子,经过科学的语音训练,也能达到吐字清楚、表达流畅。
让我们关注一个真实的案例:成成,一个三岁半的小男孩,最近在幼儿园遇到了社交障碍。他的舌头似乎藏着某种秘密,让他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邻居的奶奶注意到了成成舌头的异常,告诉他妈妈可能是舌系带短的问题。廖教授指出,很多家长对舌系带短存在误解。正常的舌系带应该让舌头活动自如,而舌系带短的孩子在伸舌时会遇到困难,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需要手术。
对于新生儿,舌系带短的问题也需要家长的关注。一些新生儿在衔乳时会出现困难,这可能是舌系带短的一个信号。廖教授提醒家长,在观察新生儿时,除了注意舌头形状是否呈现W形,还要注意听哭声是否有异常。舌系带短的宝宝哭声与正常宝宝有所不同。
广州正处于建国后的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产房床位紧张,一些医院要求顺产产妇住院一天后即出院。这可能导致一些新生儿舌系带短的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家长需要在家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
舌系带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也常常被人们误解。家长在面对孩子语言发展问题时,应该保持冷静,理性对待。轻度舌系带短的孩子,通过科学训练就能达到正常语言表达。对于新生儿,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并听取专家的建议,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