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星及其周围星云Pa30的绚丽图像
利用多种先进天文设备的观测数据,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卫星以及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2.1米望远镜,我们得以领略帕克星(Parker's star)及其周边星云Pa30的迷人风采。这些图像以伪彩色呈现,令人叹为观止(香港大学/图)。
在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一个由全球多个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团队公布了他们对超新星爆发事件SN1181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出,帕克星及其环绕的星云Pa30可能是SN1181的遗迹。
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其亮度足以照亮整个星系,并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衰减。这种爆发释放的能量堪比太阳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释放的能量。超新星爆发涉及宇宙中极端的物理条件,是天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对于研究恒星演化、星系演化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史籍记载超新星并非现代概念,人类对超新星的观察与记录已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在《宋史·天文志》以及其它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SN1181超新星爆发的详细记载。这次爆发在现代天文学中的编号为SN1181,其可见时间持续了185天,亮度堪比土星。古代的星座传舍和华盖之间的位置,与现代天文学中的仙后座附近相对应,这为后世确定超新星及其遗迹的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历史上,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只记录到9次超新星爆炸,其中5次确认了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对于剩下的4次超新星爆发,包括SN1181在内,天文学家尚未确定其遗迹。对于编号为3C58的脉冲星风星云是否可能是SN1181的遗迹,曾一度引发争议。基于超过20年的射电观测数据,科学家们认为基本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性。
在这篇论文中,通讯作者、香港大学太空实验室总监Quentin A. Parker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了名为帕克星的奇异天体。这一发现源于业余天文学家组织“深空猎手”成员戴纳·帕特奇克使用NASA的WISE数据发现的星云Pa30。如今,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帕克星及其周围星云正逐渐揭示其宇宙的秘密。帕克星及其星云之谜:介绍超新星SN1181的遗迹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距离地球约7500光年的神秘之地,位于仙后座,这里隐藏着帕克星及星云。近日,一支研究团队对Pa30进行了深入的光谱学研究,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秘密。
这支团队发现,星云发出的快速激波速度高达约1100千米/秒。通过对这一速度的深入分析和推算,他们推断出在大约1000年前这里发生了一次剧烈的超新星爆发。这一时间点与公元1181年的超新星爆发事件不谋而合。帕克星及Pa30的位置与古代文献中对SN1181的描述基本一致,误差控制在令人惊讶的3.5度以内。
帕克星被认为是由两颗白矮星合并而形成的罕见Iax型超新星。根据历史记录与现代测量的结合,这次爆发事件的亮度比典型的超新星爆发要暗淡。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安德里亚斯·里特尔综合多种因素,坚定地认为帕克星及其周围的星云Pa30确实是超新星SN1181的遗迹。他认为这个遗迹提供了研究Iax型超新星的宝贵机会。而关于帕克星自身的独特性质——作为一颗沃尔夫-拉叶星,其光谱特征极为特殊,拥有极高的温度超过二十万摄氏度,且并非来自大质量前身星或行星状星云中心的恒星。这种罕见的特性让这次发现具备了重大的科学和历史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帕克星及与其相关的超新星爆发SN1181的遗迹成为了研究团队破解超新星爆发谜团的关键线索。香港大学领衔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这一古老超新星爆发的秘密,也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研究成果有望为科学家们带来一系列新的发现和突破,正如历史上对蟹状星云的研究一样。帕克星的特殊性质及其与超新星爆发的紧密联系将引发更多的和研究热情,引领我们走向更多未知的宇宙奥秘。在这个神秘宇宙的旅程中,每一个发现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