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必要措施
新生儿娇嫩的器官系统尚未成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相对较弱。结核病,一种在我国仍广泛存在的慢性传染病,常常以隐蔽的方式侵袭毫无防备的新生儿。婴儿在无知无觉间可能被感染,进而发展为严重的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这种病症不仅威胁生命,即使幸存也可能留下痴呆等后遗症。为了预防这一切的潜在风险,卡介苗的接种显得尤为重要。
新生儿在医院出生后,通常都会接种卡介苗。在家出生的孩子也应尽快到保健门诊进行接种。接种后大约一个月,局部会出现红肿、化脓、结痂等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特别处理。痂皮脱落后会留下瘢痕,这是接种成功的标志。
为了确保接种效果,可在接种后的3个月到结核病防治站或保健站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直径为0.5~1cm的红肿硬斑,说明卡介苗已经成功接种。但如果注射部位没有任何反应,那就意味着接种失败,需要重新接种。
并非所有新生儿都适合接种卡介苗。以下几种情况的新生儿应暂缓接种:
1. 体温高于37.5℃的新生儿。
2. 早产儿及难产儿。
3. 具有明显分娩创伤症状的新生儿。
4. 患有脓疱病、全身湿疹等影响全身的疾病的新生儿。
对于这些孩子,建议先由医生确定适当的接种时间。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孩子在最佳状态下接种卡介苗,以保障孩子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