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提示的发布与内容概述
首次提示
2023年7月1日,北京广告协会明星代言规范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引人关注的《关于对中国内地男歌手蔡某某舆情发酵的风险提示》。这份提示中,明确指出了蔡某某(即蔡徐坤)事件正在经历一场炒作扩大趋势,并建议品牌方、经纪机构等相关方面需做好风险把控。尽管提示并未直接点名蔡徐坤,但结合当时的社会舆论和网络舆情,广大网友普遍理解为这是对其与C女士争议事件的间接提示。
事件背景
这场争议始于6月26日,当时网络上爆出关于蔡徐坤与C女士的关系传闻,称蔡徐坤曾与其发生关系并致其堕胎。事件迅速发酵,导致蔡徐坤工作室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其参与的综艺节目《奔跑吧》也延期播出。面对舆论压力,蔡徐坤于7月3日作出回应,称双方关系是基于自愿且不涉及违法行为,但这并未完全平息舆论。
二、后续动态
品牌方反应
在舆情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多个与蔡徐坤合作的品牌纷纷删除了与其相关的宣传内容。这些品牌包括欧莱雅、VIVO等。部分代言合同更是被曝已启动解约流程。
协会动态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广告协会在7月19日删除了上述风险提示,但并未公开说明具体原因。
三、行业规范背景分析
北京广告协会在2023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明星广告代言行为合规指引》中,强调了明星在广告代言中需严格遵守广告法规,坚决抵制违法失德艺人变相代言的行为。此次发布的风险提示被视为是对行业规范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对舆情风险的一种标准化应对方式。
对于关心此事的公众来说,如需了解事件的进展,建议通过权威渠道进行核实和了解。此次事件不仅反映了公众对明星行为的关注,也凸显了行业规范的重要性。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中,品牌方、明星及其经纪机构都需要更加谨慎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在维护自身权益的也不损害公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