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肠道中,包括十二指肠、回肠、结直肠和阑尾等部分。肠癌,这种在肠道中发生的恶性肿瘤,主要涵盖了大肠和小肠的各类病变。不同的肠道部位出现癌变,会导致大便出现截然不同的变化。
哪种排便习惯可能是肠癌的征兆呢?
我们谈谈小肠癌。尽管小肠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症状却十分明显。患者可能会感受到腹部隐痛、胀痛,甚至剧烈的绞痛。大便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当出血量小时,会出现间断性的柏油样大便;而当出血量大时,则会出现血便。如果肿瘤体血管破裂或侵袭大血管,便血现象可能会出现。当肿瘤堵塞肠腔时,可能导致管腔狭窄或堵塞,这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量减少、不排便,甚至肠扭转的情况。
再来看大肠癌。大肠癌患者的大便次数可能会明显增多,同时出现便秘与腹泻的症状。对于部分患者而言,便秘和腹泻可能会交替出现。肛门部位会有明显的坠胀感。特别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及老年人来说,更应该提高警惕。
结肠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病情初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大便会出现变化。正常情况下,人们每天排便一次或2~3次,但结肠癌患者在中晚期时,排便次数可能会增加。结肠癌患者的大便可能不成形,出现便秘、排泄不畅等问题。部分患者的大便中可能带有脓液、粘液或血液。
至于直肠癌,当癌肿感染或癌症破溃时,才会出现大便改变的症状。患者可能会频繁排便,每次排便后肛门有下坠感,总感觉排不干净。如果癌肿瘤导致肠管狭窄,大便可能会变细,甚至出现凹槽。由于直肠距离肛门非常近,部分患者的大便表面可能带有血丝。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肖刚指出,肠癌早期症状包括腹胀、腹痛以及大便习惯的改变。便血和贫血也是危险信号。每个人的排便习惯可能不同,但如果出现莫名其妙的排便不规律异常,如不明原因的便秘和腹泻,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正常的粪便应该是不干不稀、成型、没有血和粘液的。如果大便形状突然变细,出现便血和稀便等,这些都可能是肠癌的信号。
在此,心脑血管网温馨提示:当发现排便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保持合理的饮食,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并适量摄入钙和硒。如果出现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有病变倾向时应及时切除。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定时定量的一日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吃饭时细嚼慢咽,都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