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管婴儿技术 >

实验室发酵罐 实验室发酵罐结构图

一、实验室发酵罐的基石构造

走进实验室,醒目的发酵罐引人注目。其构造可大致分为以下部分:

1. 罐体系统

主体材质展现的是对微生物和细胞生长的尊重——玻璃(小型)或不锈钢(大型)的选用,确保了环境的稳定与纯净。容积范围多在1L-50L之间,适应实验室的常用规模。设计压力维持在0.1-0.3MPa,确保微生物和细胞在适宜的环境压力下生长。罐体外部的夹套结构,更是为了精准控制温度,让每一个微生物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2. 精密的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我们追求±0.5℃的精度,确保微生物和细胞的最佳生长条件。pH值范围在2-12之间,精度控制在±0.1,为微生物和细胞打造一个酸碱适中的家园。DO控制则是关于氧气的控制,让微生物和细胞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而搅拌速度的可调性,确保了发酵过程中的混合均匀。

3. 辅助系统的细致关怀

消泡装置中的电极与自动补料功能,让发酵过程中的泡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无菌设计的取样阀,方便科研人员随时取样检测。而进气系统则通过0.2μm除菌过滤器,确保进入发酵罐的空气纯净无污染。

二、图示详解,一目了然

图示中展示了发酵罐的各个部分:罐体主体、夹套层、机械搅拌系统、气体分布器、温度传感器、pH/DO探头等一应俱全。更细致的标注如消泡电极、取样阀、进气过滤器和排气冷凝器等,让我们对发酵罐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选型要点,决策关键

在选择发酵罐时,首先要考虑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如搅拌式适用于微生物培养,气升式或波浪式则更适用于细胞培养。关键参数如氧传递系数、混合时间和剪切力控制也是考量重点。灭菌方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在位灭菌温度需达到121℃,确保无菌环境。

四、操作之道,注意事项

在操作发酵罐时,需要注意灭菌前检查所有密封件是否完好、定期校准pH/DO探头、培养初期逐步提高搅拌转速以及培养结束后立即清洗等。这些操作细节直接关系到微生物和细胞的生长情况。

五、问题,应对有方

在发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泡沫控制、染菌处理和传感器异常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添加消泡剂、彻底拆洗并更换过滤器以及检查电缆连接和校准状态等方法进行解决。

实验室发酵罐的选型和操作需要根据具体培养对象进行优化设计,如大肠杆菌、CHO细胞、酵母等。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科研的成败,对发酵罐的深入了解与熟练操作,是每一位实验室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