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京城中,每年的端午节,历史与传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活跃起来。我们一同走进那些深入人心的传统民俗活动,感受古都的韵味。
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
赛龙舟,这个源于战国时期的古老仪式,至明清时期皇家在圆明园福海的龙舟竞渡中达到高潮,如今已成为北京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挂艾草菖蒲,老北京人会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在门檐插上艾蒿、菖蒲以驱邪,儿童则佩戴菖蒲刻制的“小葫芦”,寓意着吉祥如意。斗百草这一儿童游戏,源于古人采药歇息时的娱乐,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而在正午时分,“躲端午”的习俗更是商家停业、人们饮雄黄酒、戏院专演《白蛇传》以供人们避灾看戏的独特景象。
二、味蕾上的节日记忆
端午节,是一个美食的节日。传统的粽子以红枣和豆沙为主,街坊之间互赠粽子以祛疫消灾。现代的口味创新如宫保鸡丁粽、京酱肉丝粽等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五毒饼,印有蝎子、蛇等图案的糕点,寓意驱毒避害,是老字号中的经典之作。饮用雄黄酒并涂抹耳鼻驱邪,更是儿时的记忆。而黄鳝与黄米粽等时令美食更是美味佳肴。
三、祭祀与特色活动
端午节也是祭祀的节日。文人会到通惠河畔的三忠祠祭拜诸葛亮、岳飞等忠烈之士,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游天坛是旧时的习俗,人们午前游天坛避毒,午后则骑马绕坛墙娱乐,享受节日的欢乐氛围。已婚女子在端午节携礼回娘家,称为“躲午”,是团聚的象征。
四、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在端午节推出了“非遗端午”系列活动,包括1700场文旅活动,如龙舟赛的升级、传统手作体验等。这些活动既保留了古代禳灾辟邪的传统意义,又通过美食和活动传递了团圆安康的节日内涵,展现了现代与传统元素的完美融合。
在这个端午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风俗,感受古都的韵味,品味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