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为人知的是其简称——广交会,自1957年诞生以来,已逐渐磨砺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贸易盛会。关于广交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2016年的风采,让我们一同。
在2016年,广交会迎来了它的第120届盛会,时间定于当年的10月15日至11月4日,这一盛大的节日不仅是广交会的例行举办,更是为了庆祝其成立60周年(从1957年至2016年)。此次展览分为三期进行,共设有60250个展位,吸引了2.45万家企业参展。出口展区细致划分为50个展区,同时有来自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615家企业参与进口展。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的广交会首次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标志着广交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正式开启。
回顾广交会的历程,可谓里程碑不断。首先是初创时期(1957年至1973年)。广交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7年4月,首届广交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办,这一名称还是由周恩来亲自定名。随后在1958年,广交会迁至海珠广场侨光路陈列馆。
紧接着是流花路时期(1974年至2008年)。在这一时期,广交会于1974年开始使用流花路展馆,其建筑面积最终达到了17万平方米。到了1989年,广交会的成交额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
然后来到了琶洲新时代(2008年至今)。在琶洲展馆的助力下,广交会的展览面积持续扩大,到了2016年已达到了惊人的118.5万平方米。截至2016年第120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金额约为1.38万亿美元,接待的境外采购商更是高达880万人次。
广交会的60年发展不仅见证了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进程,还逐渐从一个突破西方经济封锁的单一出口平台发展成为一个进出口双向贸易的综合平台。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线下展会之一,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2016年的第120届广交会上,还特别举办了历史图片展,通过珍贵的影像回顾了广交会60年的辉煌历程。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从中感受到这个盛会的厚重历史与其持续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