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时代的劳模:他们在平凡中闪耀不凡光芒
今天,我们一同来领略十位全国劳模的风采,他们分别来自铁路、公交服务、港口、质检、汽车制造、钢铁工业、纺织行业等多个领域。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一、起明,中国铁路昆明局工电段主任。二十八载岁月,攻克无数电务设备技术难题,被誉为行业"启明星"。他的创新设备维修技术确保了铁路安全,赢得了云南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
二、公交服务行业的李素丽,她创立的"四多六到"服务法深入人心。在北京公交集团,她是售票员的楷模,更是广大乘客的知心人。后来,她管理"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日均接听一万七千次咨询,赢得了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
三、许振超,青岛港桥吊专家,创造了"振超效率"的世界纪录。他的发明"一钩准"等操作法推动了中国的集装箱装卸业发展。他因此获得了"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在寒冷的呼和浩特铁路局,我们有薛娇这位"95后"女子质检组班长。她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夜晚检查高铁线路,以精确到毫米的标准保障了春运的安全。2024年,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河北某汽车厂的张涛,他的环保发动机研发成果获得了专利。他发明的机械手臂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2024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他不仅是一位技术高手,还致力于技术培训,为行业培养更多人才。
孟泰,新中国第一代劳模,鞍钢的"孟泰仓库"创始人。他回收的万件零件助力生产恢复,自制的大型轧辊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被誉为"老英雄"。
赵梦桃,西北国棉一厂的挡车工,她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生产纪录,提出的"不让伙伴掉队"口号形成了广为传颂的"梦桃精神"。她的一生都在为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巨晓林,从中铁电气化局技术员起步,他凭借十年的勤奋努力编写了《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填补了行业培训的空白。他从农民工成长为"铁路小巨人",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的人。
媒体行业的宫正,他以公益项目"有礼社区"为平台,助力社区发展,主持千场活动并积极参与慈善募款。他的努力赢得了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些劳模的共同特质包括立足本职创新、无私奉献精神和攻坚克难的毅力。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用心去做,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期待更多的劳动者向他们学习,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国劳模的表彰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下一届表彰将于2025年4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