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大天气事件回顾
在2025年6月2日,深圳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雨。这场暴雨打破了七项历史雨量记录,其中两小时降雨量高达195.8毫米,二十四小时降水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24.4毫米。暴雨如注,导致深圳水库面临巨大的压力,紧急启动排洪措施。部分地铁站因雨水侵袭而暂停运营,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而在更早的5月31日,福田区和南山区的暴雨橙色预警期间,多个地铁站点出现了严重的积水淹水现象。其中,车公庙站因站厅进水,列车不得不绕行,不再停站通过。这些地铁站的积水情况,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出行,也给城市的交通系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积极应对,措施得力
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挑战,深圳各级部门积极应对,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坪山区坑梓街道近期修订了防汛预案,重点对2处地铁站进行了隐患排查,并进行了边坡垮塌应急演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深圳地铁也采用了新型防淹门技术,按照的标准QB/SZMC-21506-2024要求,这种防淹门在关闭后的漏水量必须小于或等于每分钟0.22立方米。这种新型防淹门的设计多样,包括手动平开式和电动折叠式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历史教训与当前提醒
回顾历史,深圳在遭遇极端天气时也曾遭遇重大挑战。比如在2023年9月,"海葵"台风的残余环流导致龙岗区部分地铁站点积水严重,达到膝盖,甚至部分车辆被冲走。而在更早的今年4月暴雨期间,也有地铁站出现超过三十厘米的积水。这样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认识到在极端天气下的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正值"龙舟水"季节,这是一个暴雨频发的时期。我们提醒广大市民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注意自身安全。在暴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在低洼地铁站点附近的人更应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加强防范工作,确保城市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