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管婴儿技术 >

雅诗兰黛因虚假宣传被罚40万

雅诗兰黛集团近期因虚假宣传行为多次受到行政处罚,其旗下多个品牌如倩碧和悦木之源均受到牵连。以下是关于此事的详细梳理:

一、处罚事件概述

2021年6月,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因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罚款40万元,并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该公司部分产品宣传内容存在夸大功效的现象,如声称能在12周内提升肌肤自愈力等。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雅诗兰黛首次因虚假宣传受到处罚,早在2016年至2018年间,该公司已因此被罚款三次,累计罚款金额达19.98万元。

二、虚假宣传具体问题

1. 夸大功效:部分产品宣称具有去除皱纹、光子嫩肤等效果,然而这些宣传并未得到科学检测报告的支持。例如,倩碧的焕妍活力系列被意大利监管部门指出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其宣传效果被比作激光手术,但并无实际证据支持。

2. 法律依据:雅诗兰黛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构成了误导性宣传。根据法律规定,其处罚金额应在20万至200万元之间。

三、行业背景与争议

1. 处罚力度争议:有人认为40万元的罚款对于跨国企业雅诗兰黛而言威慑不足。对比2022年雅诗兰黛另一次虚假广告被罚的238万元案例,或2025年其他企业如辛选公司因直播虚假宣传被罚的175万元案例,此次处罚显得相对较轻。

2. 行业普遍问题:化妆品行业的虚假宣传现象频发,这与违法成本低、监管执行差异等因素有关。类似案例还包括菲鹿儿(罚款2.4万元)、ELF品牌包装欺诈诉讼等。

四、后续影响

涉事的雅诗兰黛产品如倩碧相关系列目前仍在国内市场销售,但需要进行宣传内容的修改。人民财评指出,此类虚假宣传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长期下去将严重影响品牌的信誉。对于关心具体处罚文书的读者,如沪市监静处〔2021〕1号文,可以通过查询上海市监局公开信息来获取。

雅诗兰黛集团的虚假宣传行为不仅给其自身带来了经济处罚,更重要的是对其品牌信誉造成了潜在的长期损害。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保持警惕,理性看待产品宣传,不被过度夸张的宣传所迷惑。也期待监管部门能加强对此类行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