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管婴儿技术 >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解读

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部门规章中,《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独树一帜,其旨在明确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为广大消费者筑起权益保护的屏障。以下是该办法的精髓所在。

一、适用范围

此办法对于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明确了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

二、重点处罚行为

1. 欺诈行为

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虚构商品功效或谎称降价等欺骗性销售行为。对于故意隐瞒商品或服务的缺陷或瑕疵,更是严令禁止。

2. 拒绝履行义务

对于无理由拒绝退货,如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等要求,经营者需严格遵守。对于拖延或拒绝履行修理、更换、退货等售后责任的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

3. 价格违法

经营者不得虚构原价、进行虚假优惠折价等价格欺诈行为。

4. 个人信息侵权

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更不能泄露、出售这些信息。

5. 格式条款侵权

利用合同、通知、声明等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的行为,将会受到处罚。

6. 其他违法行为

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强制搭售、故意拖延处理投诉等行为,同样会受到严厉打击。

三、处罚措施

责令改正:要求经营者在限期内整改违法行为。

警告/罚款:根据违法情节的轻重,可处以违法所得1倍至10倍的罚款,对于无违法所得的,罚款上限为50万元。

对于情节严重者,将进行停业整顿甚至吊销执照的处罚。

信用惩戒:将违法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并公示,以维护市场公平和诚信。

四、消费者维权途径

1. 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拨打12315热线或平台投诉。

2. 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协助。

3. 依法提起民事诉讼或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此办法的依据文件为2015年原工商总局令第73号,已于2020年修订,现行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若您对具体案例或条款细节有兴趣,请随时提出,我们将为您提供更深入的解读。希望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都能深入了解此办法,共同维护和谐的市场环境。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