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在全国大赛中夺冠:故事与行动
在昨日开幕的第14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控烟国际研讨班上,一个河南农民的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来自焦作市博爱县的农民,霍本明,成功,荣获了2008年全国大赛的一等奖,成为了全国众多烟民中的佼佼者。
霍本明,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有着长达36年的烟龄。从每天一包烟到四包烟,他的烟瘾逐渐加重,甚至沉迷于当地的旱烟。随着年纪的增长,吸烟的害处逐渐显现,他的身体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多次尝试却屡屡失败,直到参加这次全国大赛,他才最终成功。
霍本明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监督。他的家人深知吸烟的危害,因此一直支持他。在过程中,家人和村民一起对他进行24小时监督,防止他复吸。家人还通过给他吃零食、喝茶等方式,占着他的嘴,让他不再想抽烟。
这次大赛的成功也让霍本明意识到了的重要性。他说:“不戒掉烟,就是自己把自己推向病床,推向死亡,害人害己。”他的故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的勇气和决心,也引起了人们对公共场所禁烟的关注。
据了解,中国自2003年签署WHO《控制框架公约》以来,一直在积极推进公共场所禁烟。今年,更是开展创建无烟医院活动,旨在减少对人们的危害。河南省已经确定20家医疗机构作为创建无烟医院的试点,而郑州则有10家医院参与其中。
这一行动得到了广大烟民的支持和响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吸烟的危害,开始尝试。霍本明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例。他的成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让人们相信只要下定决心,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霍本明的故事和河南省的控烟行动都表明了控烟的重要性。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而公共场所禁烟是减少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无烟的环境,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我们也呼吁广大烟民,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尽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有决心和坚持,一定能够成功。让我们一起向霍本明学习,树立坚定的思想观念,战胜烟瘾,迎接健康的生活。今年,全国范围内即将启动一项重要的健康倡议——无烟医院试点工作。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每个省份已经精心挑选了20个医疗机构,作为创建无烟医院的先行者。在这场行动中,我省也积极行动,确定了首批无烟医院试点名单。
省会城市郑州更是以坚定的决心和行动支持这一计划。在郑大三附院、郑大五附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二院、市中医院等十家医院被选为首批试点单位。这些医院将肩负起引领本地医疗体系向无烟环境迈进的使命。
除了省会城市,三门峡与南阳市也各自选择了十家医院参与这一试点工作。这些试点医院将按照国家制定的严格标准,全面展开无烟医院的创建工作。
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这些试点医院必须在所属区域内设立明显的禁烟标志,室内环境将实现全面禁烟。医院所属区域内将严禁销售制品,以确保无烟环境得到彻底落实。这些医院还将在相应科室设立医生和咨询电话,为吸烟患者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全体职工都将承担起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共同维护医院的健康环境。
为了保障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将与新闻单位紧密合作,共同监督创建无烟医院的全过程。这一行动不仅是对患者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关爱,更是对全社会健康生活的倡导。我们期待这些试点医院能够发挥出表率作用,推动全国更多医院参与到无烟医院的创建中来,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就医环境而努力。